摘要:各位家長,你還會讓孩子在學校吃午餐嗎?

這段時間,學生飯堂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。先有高校學生在食堂發現“鼠頭”,再有廣州同學在食堂飯菜中吃出疑是避孕套的膠制異物,校方澄清其為鴨子的眼球膜,后有廣州一高校食堂檔口因拒不漲價而被罰款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有學生吃出膠狀異物,圖源網絡

而最近,關于“預制菜進校園”的問題更是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
9月21日,有家長在社交平臺發布圖文,稱廣州市某小學的配餐公司,使用凍肉、調制肉給孩子制作午餐,“一片鮮肉都沒有”。相關內容引起廣州眾多家長的關注和擔憂,孩子們在學校還能吃得安心嗎?

01

預制菜真的進校園了嗎?

9月19日上午,廣州某小學的一名家長代表,前往廣州多滿分食品有限公司(下稱“多滿分”)位于天河區的“多滿分中央大廚房”參觀。

該家長隨后在社交平臺上發出圖文,照片顯示,多滿分中央大廚房現場有肉類垂落至地板,包括保質期為12個月的精制鴨邊腿、白菜豬肉餃,以及黑椒T骨豬扒等速凍生制品。

?

工作人員現場解凍的肉疑似為“凍豬正2:8碎精肉”,照片顯示該產品保質期為18個月。該家長透露,曝光的照片拍攝于非企業安排參觀的區域。

?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家長拍攝畫面,圖源網絡

該小學的其他家長紛紛表示,“看著衛生堪憂”“看完這個都不想午托”。還有家長稱,不敢再吃學校的配餐,有條件就帶孩子回家吃午餐,沒條件就讓孩子自己帶飯。

9月23日,廣州多滿分食品有限公司連夜發布聲明稱:學生餐集配企業之所以不使用鮮肉而使用凍肉,是因為從營養角度講,凍肉與鮮肉差別不大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家長拍攝畫面,圖源網絡

無獨有偶,最近各地家長也紛紛質疑孩子學生飯堂的午飯是否為預制菜,引發激烈爭議。

近日,江西贛州蓉江新區多名中小學生家長發布視頻,抱怨當地給學生統一配送的午餐存在速度慢、質量差、口感不佳等問題。其中一位家長還在視頻中曬出午餐,稱孩子反饋餐食中的肉非常咸,菜葉發黃,腐竹很酸,孩子根本吃不下。

?

據家長反映,在學生家長自發組成的“抵制預制菜”交流群中,有幾位家長反饋孩子吃完餐食后出現了腹瀉等情況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視頻畫面,圖源網絡

據了解,該餐食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。家長們紛紛擔心學校的中央廚房集中配餐含有預制菜,長期食用會對學生的健康不利。

有家長也因此事辭職,每天給孩子送飯,“我娃班里就兩個送飯的,但是那些沒時間送飯的也堅決抵制”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多地家長也表達了擔憂——浙江湖州的家長,要求湖州市針對預制菜是否進校園給出明確態度。海南??谝灿屑议L懷疑,幼兒園餐食的配送公司使用了預制菜冷凍食品等,還存在超遠距離送餐。

而各地政府部門調查后給出的答案大同小異,均表示所有配送的菜品全部都是當天當餐制作,并非預制菜。

02

預制菜能做到衛生又營養嗎?

那么到底什么是預制菜,為何不少家長會對此“談菜色變”呢?

預制菜,也可以叫料理包,就是將可食用原料經過預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產品,根據需要配以各種輔料,可能會使用食品添加劑,具有保質期長、食用方便等特點。

從類型上看,預制菜一般分為4類:即食食品、即熱食品、即烹食品、即配食品。比如開袋即食的豆干、雞胸肉,就屬于即食食品;需要用熱水浸泡后或者加熱后才能吃的方便面,就屬于即熱食品;經過簡單烹調就能出鍋的魚香肉絲、梅菜扣肉等,就屬于即烹食品;按照分量分裝的凈菜、凈肉、輔料等的小炒菜組合,就屬于即配食品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盡管“預制菜”這一詞近年來才出現在大眾視野,但預制菜并非什么新鮮事物。人們將吃不完的食物進行熏制或腌制等,使其能保存得更長久,如臘腸、罐頭、豆瓣醬和豆腐乳等也屬于預制菜。

預制菜也遍布各行各業,譬如宇航員在太空中食用的是預制菜,部隊在演習和軍事行動中食用的是預制菜,飛機和高鐵的工作人員也是長期食用預制菜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對于特定情況和特殊職業,食用預制菜無可厚非,但是“預制菜進校園”卻引發激烈討論,不少家長擔心:如果孩子每天食用不新鮮的飯菜,營養和衛生能否得到保障?對此,專家意見是這樣的:

?

9月20日,廣州衛健委發文稱,預制菜有優點也有缺點,預制菜的食品安全相對更有保障,但在口味、口感和質地方面都相對欠缺,而且營養較為單一。

一般來說,相比于現制菜,預制菜的口感風味通常比不上現制菜,但不一定比后者不衛生或不健康,不可一概而論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電商平臺水煮牛肉料理包,圖源網絡

首先,預制菜的生產過程往往是由機械和流水線完成的,而傳統現烹菜的制作則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,容易形成毛發掉落、操作不當等衛生和安全風險。

其次,預制菜通常會采用批量真空運輸的方式,而傳統現烹菜的運輸則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,例如天氣、交通等,這些都會增加運輸風險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張春暉表示,預制凈菜和半成品菜肴在冷鏈條件下,營養和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證,通常不需要添加防腐保鮮抗氧化劑,“和家里面現制現做的沒有太大區別,因為我們用標準化操作,規范化生產”。

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厲曙光教授也指出,只要符合相關法規標準,預制菜的安全性無需過度擔憂,但未成年人屬于特殊群體,他們的食品安全更是要有別于普通成年人,應當更為審慎。

03

渴望知情權的學生與家長

實際上,除了對“預制菜”的衛生與營養的擔憂,學生與家長更不滿的是缺失知情權與選擇權,對于學生食堂每日午餐的食材來源、制作過程、衛生情況等一無所知。

中小學生作為學生飯堂的消費者,理應受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充分保護。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指出,如果學校如果要引入預制菜,是否讓未成年中小學生及其監護人行使知情權、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是非常關鍵的。

然而,如今的狀況卻是,與自主分散的餐飲消費不同,校園午餐是一種獨特的食物供給模式:受眾是稚嫩的未成年人,產品集中配送分發,學生和家長幾乎沒有其他選擇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據了解,不同于其他市場領域,學生食堂的經營行為有其特殊性,絕大多數采取承包制,有的還采用多層級承包。

通常情況下,學校會進行公開招標,發布招標公告,向有意向的食堂公司發出招標文件,評審投標公司,最后公示評審結果,中標的餐飲公司便可獲得食堂的承包權。

但整個過程中,作為消費者的學生與家長卻是處于缺位狀態,仿佛“局外人”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除此之外,學生和家長能否參與對學生飯堂的監管,如何參與監管,同樣是亟需解決的問題。

?

同時令家長感到憤懣的是,部分學校里校長老師和學生兩個群體的午餐標準不一致。大部分中小學的校長陪餐制度形同虛設,校長老師在教職工飯堂開小灶,學生和家長心里自然產生不平等的感覺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還有家長調侃道,學生飯堂能否向公務員餐看齊。近日一位陜西網友吐槽2元公務員餐事件引發了極大的爭議,公務員2元即可吃到多葷多素,然而部分中小學的午餐價格高口味差卻“無處申冤”……

04

管理學生飯堂需要多管齊下

學生飯堂應該如何管理運營,其實不少先進國家都提供了有益的經驗,其中日本的學生飯堂最為教育界所稱道。

第一,校長老師以身作則,必須跟學生一同吃午餐。校長和老師的午餐,跟學生的一模一樣,沒有特殊伙食,且每次午餐之前,校長必須先吃,出品沒問題再讓學生吃。

?

第二,午餐注重營養搭配,學校供餐必須滿足文部科學省要求的“營養需求”標準,學生既不能營養缺乏,但也不能營養過剩,變成小胖子小胖妞。而且學生應該盡量吃完,不能挑食和浪費糧食。

?

第三,學生分組負責分配午餐和收拾餐具,培養學生自助自主的良好習慣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第四,學校配有營養師和廚師。學校營養師會提前就將下一個月的菜單制定出來,供家長參考,菜單一個月內每餐不會重復,且會標明每一餐的營養成分、食材的來源與產地等。

其中,值得注意的是,為了蔬菜食材的正確切割,廚師需要提前幾個小時手工切割蔬菜,皆因食堂規定,今天的料理必須今天準備,衛生管理上食堂不允許提前準備料理。

第五,學校還會隔一段時間組織一次“親子營養餐會”,即父母和孩子一起吃營養餐的活動。

預制菜進學生飯堂,家長擔心的只是“科技與狠活”嗎?

▲圖源網絡

日本學生飯堂的管理方法也不存在有多高的技術含量和財政投入,因此十分值得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學生食堂借鑒。

而至于回答“預制菜進校園是否可行”的問題上,我們沒必要“美化”或“妖化”預制菜本身,更應該關注預制菜進校園能否建立起標準體系、認證體系、追溯體系,進一步研究權衡“預制菜”能否支撐孩子所需要的健康營養,同時尊重學生和家長的知情權、選擇權、監督權,真正做到過程透明,讓學生飯堂在陽光下運行。

各位自己友,

你如何看待“預制菜進校園”?

歡迎在評論區留言!